close

DSC_1961_15    

 

走得越遠,想得越多 ;走得越多,想得越遠

 

10點一堂英美語系的課

搭9點33分電車到市中心

一路上,內心掙扎著,怎麼那麼不想到教室去?

沒有準備好課程內容,老實說,讀書進度拖延

想到課堂上老師又會給很多的資料,我沒有計畫沒有興趣......

「時間到了上課,沒事出去玩」好像例行公事

真是一個很大的打擊!怎麼會對學習失去興趣?!

就好像失去了哪個目標!

 

出國之前,在心裡許了個成長的小願

把德文學好、變得成熟、學會獨立生活,找到一個屬於自己的Lifestyle

除此之外,對未來竟然沒有辦法做個選擇......

時間緊迫,想做的事又多

這陣子生活過得是心理煎熬

來到德國已經兩個多月

餵食自己、獨立生活不是問題,也比較習慣德語生態

但總覺得計畫一直落在後面......

筆記本裡滿滿的行程安排,卻找不到一件具體為自己安排的「投資」

 

 

於是,搭車到市中心後遣返回宿

決定給自己一個時間  思考

到底來這裡做甚麼?

 

 

記得上禮拜我問朋友

「你覺得德國最好的是什麼?

你最想要學習什麼?

還有,你最想要把什麼帶回台灣?」

 

心理有一些不踏實,或者說是不確定感

其實也在反問自己

「這樣的生活,是不是應該多做些什麼?」

 

生活

無論品質、風景、步調、新體驗都是極品

唯獨那自己填入的生活內容稍嫌空洞些

 

從小到大,最愛做的事就是寫時間表

當然也再從新寫了一張

但這次把「健康」這件事放大檢視

畢竟這是永遠帶著走的本錢

 

旅行,打勾 V V V

你不是常安排到處走、體會遊走歐洲的樂趣嗎?

是,這兩個月我每週假日都出去

照相、寫遊記,真實想讓爸媽同步感受、同步旅行

也好想分享朋友們這些每一天的感動

但,怎麼紀錄?為誰紀錄?

照相、寫文章,怎麼還無法滿足

這一切好像都恰巧走到一個瓶頸,「到底為了什麼?」

 

一位到法國交換的女生在部落格為旅行下了這個很好的註解

「發現旅行並不是作業,不需要做一張checklist一一檢視,有時候用心體會

會發現那些最動人的,不是壯闊的美景建築

而是在旅途中遇到的一個人,一句話,或一抹親切的微笑!盡情享受旅行的美好吧!」

 

目標

曾經在書店瞥過一本書 「20歲就定位」

從未認知到自己有一天會遇見這個困擾

失去方向等於失去動力來源  

越想找到目標,卻越令人慌張  

白天黑夜又白天,到底做那些事才夠成就內心的渴望

 

朋友送我,另一位女生部落格文章寫的這觀點 ↓

真正的決定是以你採取了新行動的這個事實來衡量

把目標切成小等分,逐步完成

 

這一項,目前還在搜尋,從這些思緒當中

至少感受一道明確的指示:

好好享受現在該做事

Do what you like, like what you do

交換生,該學該玩,珍惜這一年難得的機會

且重要的是

別一直想在體會前尋找意義,很多意義是走過才能體會的

 

我正嘗試告訴自己

有些事,不需要馬上就要得到結論  

可能時候未到,可能能力還不夠

但絕對不要在嘗試之前打擊自己  

 

最近訂了一本書 Lean in─ for Graduates

It's a handbook that offers instruction and inspiration for the our generation.

"Because the world needs you to change it."

把自己當畢業生,因為回去也快畢業啦~~~~~~ ><

 

很慶幸,曾經盡心力爭取這一趟交換的機會

出國後,有很多時間與自己相處

無論是「會做什麼、能做什麼、該怎麼做」的潛能開發

還是無限輪迴的自問自答

真的會更了解一個人怎麼樣考倒自己XD

也藉此從中學習該捨該得

 

 

太想找到箭靶,反而無心調整好自己的狀況

 

加油!沒有人能給答案,自己走吧!

PS.謝謝,你和很多聰明的部落客 

●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每日笑,米》 的頭像
    《每日笑,米》

    米的意志X 熱愛人生的每一刻

    《每日笑,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